老字号“三和酱油”百年留香

 

风行三和品牌创立于1846年道光年间,前身是三和酱园,是三水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字号”。/图片均由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在三水风行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的晒场内,发酵车间主管陈志雄正在逐缸检查酱油的发酵情况。

在三水风行三和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的陶制大缸。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加上古法酿造的西南抽油,拌上猪油,一大碗下肚就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这是不少三水市民必不可少的传统味道。

  西南抽油是三水著名的土特产。其中,历史可追溯至1846年的广东风行三和食品有限公司(下简称“风行三和”)的风行三和酱油更是三水酱油味道的代表,又被称作“西南抽油”。如今,三和酱油虽然难以媲美行业巨头,但这个从道光年间发展至今的三水本土品牌,产量和产值在不断提升,企业年产值仍保持着逐年增长,最新统计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在不少地方留下了“三水味道”。

  以质量为生命 抢占“士多江湖”

  筛选黄豆蒸煮好,加面粉和米曲霉发酵制曲,成型后放入晒池或晒缸添盐水发酵,60天左右就能闻到浓郁酱香,此为三水人所熟悉的西南抽油。

  晒场和醋房内,随处可见“传承传统工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小缸薄晒”等标语。风行三和公司还使用着上世纪70年代的陶制晒缸,水泥晒池和树脂材料制成的晒池除了池的材料不同,酱油酿造工艺也都一样。在风行三和公司醋房,白醋和“添丁醋”的生产也都在一个个大陶缸发酵完成。

  虽然酿造工艺还是比较传统,但是众多的小缸和水泥池薄晒下,目前风行三和公司每年产酱油也达上万吨,年产米醋3千多吨,一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嘉华表示,三和酱油的品牌从道光年间一直发展至今,产量和产值不断提升,坚持自身过硬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至关重要。

  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进驻大型超市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等原因,风行三和公司的产品未选择进驻三水各大型超市,也还未打开电商销售途径,而是选择了以农贸市场和士多店等为主的市场流通,在保有三水市场的同时,在湛江、茂名等粤西地区也发展成为风行三和公司酱油产品最大的市场。“当地人喜食海鲜,对酱油调味品需求大,客户和消费者都反映,在不断的尝试中,他们都认可了三和酱油的品牌品质。”张嘉华说。

  百年老字号拟扩产建非遗基地

  风行三和品牌创立于1846年道光年间,前身最早为三和酱园,是三水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字号”。早在1991年11月,风行牌生抽王就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2011年8月,风行金标生抽王获评广东岭南特色食品。2017年与2018年,西南抽油、西南米醋被评为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佛山酱料制作技艺(西南抽油)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企业发展历程可发现,三和酱油品牌不断打响既是170多年注重质量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手艺的过程。在历次的展销会、博览会和交易会上,省、市、区领导多次到场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谈、给予鼓励和支持。

  2000年国企转制后,公司迁至董营大路口,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公司目前在包装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在酱醋输送、物流方面效率也提升较多。”张嘉华表示,未来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投建更多的晒池,将酱油的生产规模提升至一年3万吨~5万吨。

  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等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展谋划,提出建设西南抽油非遗体验和展示基地。“这对于品牌的传承和发扬都是极大的利好,但是目前由于不清晰未来政府用地规划等方面,基地建设暂时尚未启动。”风行三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批复用地指标扩大生产,以及清晰告知未来厂区用地规划等,开展非遗基地建设。

  历史上,风行三和公司的前身三和食品有限公司曾以具有传统优势而投资相对较少的酱油产品作为突破口,对酱油产品从包装到外观再到内在品质进行彻底改进。公司还邀请了中科院老教授和广东省食品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等改进生产工艺,逐渐打开了更高端的市场,并广泛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有本土观察人士认为,风行三和公司还可以从打造精品化高档酱醋产品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值,拓展未来市场空间。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国飞

  图/佛山日报记者洪海